若是了解魏晋书法,想必皆知“二王”笔法难学,王羲之的行书外观流逸,气象秀美平滑、温和简静,看似容易临摹,实则他善用藏锋,把所有翻转、提按等变化,敛于墨色之下,内层肌理深奥,不容易参透。
图片
因此魏晋之后的1000多年,能充分掌握“二王”笔法的学者没几个,但是南宋“开国君主”——宋高宗赵构做到了,他曾自述:“凡五十年间,非大利害相妨,未始一日舍笔墨”。
图片
马宗霍《书林藻鉴》也写道:“高宗初学黄字.天下翕然学黄字,后作米字,天下翕然学米字,最后作孙过庭字,而孙字又盛……盖一艺之微,苟倡之自上,其风靡有如此者。”
图片
宋高宗早期临摹黄庭坚、米芾,领悟宋人“尚意”之趣,通过宽博雄浑的势态,夯实用笔气力,之后再学习孙过庭、王羲之等晋唐法帖,50年坚持每天练习,充分悟透古法,晚年终得艺术妙趣。
图片
譬如欣赏绍兴二十三年(1153年),写的《行书千字文》,风貌酷似王羲之,彼时他早已步入晚年,达到“人书具老”的境界,行笔舒和俊逸、灵巧多姿,无论是笔法和结体,都与《圣教序》相仿。
图片
极具魏晋清雅虚和之风,就拿“地”字分析,采用侧锋入纸,起笔圆融轻灵,运笔以中锋蓄力顿折而行,所以看最后的横画,以及“土”字旁的竖画,形态起伏不平,劲力深入纸面,更显力道刚健。
图片
结字也颇具意趣,左边“也”字点画瘦劲,而右边“土”字旁,则浑厚凝练,墨色浓郁饱满,两边形成鲜明对比,既有险绝的自然妙趣,还凸显立体效果,艺术气韵十分浓厚,赋予汉字生命活力。
图片
赵孟頫早期书法启蒙,一直临摹宋高宗法帖,学到中年仍未放弃,但是最终参透皮毛,仅有他2成功力,可见宋高宗笔法水平之深,时常临摹此作,可以初步领悟“二王”,掌握正统古法风韵,之后学习“二王”法帖,就能充分掌握。
图片
而今,我们对宋高宗《行书千字文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采用博物馆级别,12色微喷复刻工艺,与原作毫无二致,此品乃手工装裱的经折装,使用翻折设计,便于临摹和查找。
图片
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此等精善度市面罕见,独此一家,比普通印刷品更加还原、细腻,墨色浓淡、笔法转变等细节,全都一览无余,见此品如见原作,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。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写书法时,到底能不能捻管?它能用来衡量书法家水平高低吗?
下一篇:没有了